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财经法规 >> 详细内容 |
各县区人民政府,市政府各部门:
为推动我市农业机械化创新持续领先发展,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,根据《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“两全两高”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》(鲁政办字〔2017〕211号)精神,经市政府同意,现就加快新旧动能转换,推进我市“全程全面、高质高效”农业机械化(以下简称“两全两高”农业机械化)提出如下意见:
一、总体要求
(一)指导思想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,走高质量发展道路,以深化农业机械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、推进“两全两高”农业机械化为统领,按照立足大农业、面向现代化、发展新农机的工作思路,坚持问题导向、目标导向、结果导向,着力解决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,补齐全程机械化短板,突破全面机械化瓶颈,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质量效益,打造农业机械化济南样板。
(二)工作布局。按照全程引领、全面发展、重点突破的原则,推进我市大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。全程引领,即在全市深入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,引领推动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。全面发展,即在持续提高种植业机械化的同时,同步推进畜牧业、水产养殖业、林果业和农产品初加工业机械化。重点突破,即大力发展十大农业特色产业机械化、经济作物机械化、设施农业机械化、粮食烘干及农副产品保鲜机械化、高效植保机械化等。
(三)基本原则。
1.把握重点,统筹兼顾。以小麦、玉米、水稻、薯类、花生、大蒜、大葱等七大作物为主要对象,以耕整地、种植、收获、植保、秸秆处理、烘干仓储、农副产品保鲜为主攻方向,兼顾其他作物以及牧业、渔业、林业、加工业机械化发展。
2.因地制宜,分类施策。根据各县区(含济南高新区、市南部山区,下同)自然条件、经济条件和机械化水平等因素,突出十大农业特色产业,优选适宜的农机装备、作物品种、产业布局、技术路线,积极推行具有区域特色的“两全两高”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。
3.创新驱动,示范引领。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,加快农业机械化装备技术研发创新和示范推广,以点上突破带动整体提升。
4.市场主导,政策保障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,调动广大农民群众、农机合作社、农机大户和农机企业等市场主体积极性。更好发挥政府作用,综合运用产业、财政、金融政策,不断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扶持引导。
(四)发展目标。到2020年,全市建成3个省级“两全两高”农业机械化示范县;到2025年,各县区实现“两全两高”农业机械化全覆盖,全面建成“两全两高”农业机械化示范市,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%以上。
二、主要任务
(一)着力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。围绕小麦、玉米水稻等重点作物关键环节,着力发展土地深松、宽幅精播、种肥同施、水肥一体化、低损收获、秸秆利用等机械化,重点做好高效植保、烘干机械化等薄弱环节的提升工作,努力实现主要农作物各生产环节机械化协调发展。
(二)着力推进农业生产全面机械化。积极推广畜牧业、水产养殖业、林果业、农产品初加工业机械化技术,着力在部分用工较多、机械基本成熟的环节领域首先突破。经济作物及蔬菜瓜果等重点发展播种栽植、收获及加工保鲜机械化,畜牧业重点发展青饲料收获、畜禽养殖、畜产品采集、畜禽粪污和病死畜禽处理机械化,水产养殖业重点发展精准饲喂、水质检测处理、产地保鲜等设施装备,林果业重点发展果树管理与果实采摘平台以及清洗分级、包装、保鲜储藏机械化技术,农产品初加工业重点发展初加工、储藏保鲜、烘干、清选分级、包装等设施装备,努力实现农村各业机械化全面发展。
(三)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质量。严格执行农机产品质量、作业质量、维修质量标准,示范推广精准智能机械设备和标准化作业技术,鼓励扶持已有机械加装配备作业质量监控设备。
(四)着力增加农业机械化效益。积极引进示范推广节本增效、绿色环保机械化技术。大力培育新型农机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,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、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。积极拓展农业机械化服务领域,拉长农业机械化服务链条,促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、农村增绿。
三、重点工作
(一)实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。立足做大做强农业特色产业,着力拓展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领域,大力开展小麦、玉米、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,大葱、大蒜生产全程机械化,薯类、花生、茶叶、中药材等大宗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,杂粮生产全程机械化,设施农业、园艺生产全程机械化,农产品初加工、保鲜储藏机械化等6大全程机械化推进工程,协调推进畜禽、水产养殖、林果等机械化技术示范,提高不同领域机械化水平。依据区域禀赋,创建一批不同作物的全程机械化示范区,集成示范推广一批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技术,提炼总结全过程机械化的工艺流程、技术要点、作业规范、机具选配、服务模式等,建立完善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。
(二)实施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行动。建立完善覆盖全程、服务全面,机制灵活、运转高效,综合配套、保障有力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。大力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工程,加强农机库房、维修网点等基础设施建设,推动解决农机“住房难、看病难”等问题。积极开展农机合作社示范创建提升活动,扶持培育100个多元化、多业态、多模式的新型农机服务主体,重点打造20个集农机销售、维修服务、农机租赁、机具集中存放、农机作业、粮食烘干仓储及农机培训、安全监理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“一站式”农机服务综合体,做大做强农机作业服务组织。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,扩展服务内容,大力推行农机订单作业、代耕代种、土地托管、承包作业、互联网+供需对接、1+N农机服务等多重社会化服务模式,完善利益联结机制,增加经营效益,增强农机社会化服务活力。
(三)实施“智慧农机”建设行动。以互联网、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农业机械化,促进信息化与农机装备、作业生产、管理服务深度融合,实现装备智能化、作业精准化、管理数据化、服务在线化。支持在大中型拖拉机、联合收获机、深松机等重点机具上装配北斗导航、智能监控、手机APP应用等智能终端装备,强化对数据的收集整理、统计分析和共享共用。建成集信息化、数据化、智能化、可视化于一体的农机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,探索发展远程监控管理、远程技术指导等网络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管理服务新模式,提高农机管理服务效能。
(四)实施农机深耕深松整地推进行动。坚持统筹规划,全面推进,充分发挥农机大户、农机合作社等农机服务组织的作用,推进农机深耕深松整地,强化大型拖拉机和深松机的科学调度,实施成方连片作业,提高深松作业机具装备使用效率。建立监管核查机制,积极创新监管手段,充分发挥“互联网+监管”信息化技术在远程监测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面积、作业质量等方面的作用。到2020年,全市适宜作业耕地全部深松一遍,鼓励适当深耕深翻,实现同一地块5年深松1次,着力提升耕地地力。
(五)实施农机装备优化升级行动。支持鼓励农机装备研发创新,加大先进适用、绿色环保、智能高效农机化关键性技术及装备的研究攻关和引进推广力度,逐步破解农业生产中“无机可用、有机难用”等难题。支持鼓励农机报废更新,盘活农机存量,实现资源共享。继续加大农机装备购置补贴力度,发挥市级累加补贴资金的导向作用,加快烘干机、高效植保机以及水稻、大葱、大蒜、中药材、薯类等“产业急需、农民急用”机械装备的普及应用,切实提高农机装备有效供给。
(六)实施农机技术推广行动。以构建区域化、标准化、配套化的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为目标,组织实施农机化创新示范等科技创新项目,建设一批实力雄厚、特色明显、可看可学的农机化创新示范基地,着力解决高效植保、机械烘干、秸秆处理等主要农作物机械化应用难题,加快突破特色优势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关键环节瓶颈制约,逐步扩大节水灌溉、精量播种、精准施药、秸秆收集打捆等绿色高效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,总结提炼一批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。大力推进推广主体多元化、推广领域全面化、推广重点全程化、推广服务多样化,完善农机化科研、推广、培训、生产单位协作长效机制以及农机农艺融合发展协调推进机制,加速新成果、新机具验证示范和新技术集成配套推广。
(七)实施农机化人才培育行动。实施人才强机战略,通过政企联动、企社结合,建立农机人才培育实训基地,造就一支准确把握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、科技素养好、开拓能力强的管理干部队伍,打造一支结构合理、业务精通、热爱农机事业的农业机械化技术人才队伍,培育一批精通农机驾驶、维修技术,掌握作物栽培技术,擅长农机经营管理的新型农机手、职业农机经营者、合作社带头人。积极开展农机维修、驾驶操作职业技能竞赛,选拔培育一批爱农机、善钻研、技艺精的“农机工匠”。
(八)实施农机安全生产保障行动。强化农机安全监理执法体系和队伍建设,深入开展“平安农机”创建活动,进一步将监理服务关口前移,试点打造农机安全监理服务进社区模式,推广应用先进农机监理装备技术。探索建设区域农机安全应急救援中心,切实保障农忙季节跨区作业机具安全有序流动、故障及时排除和事故有效处理。加强农机试验鉴定和在用农机产品质量调查,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建设,完善拖拉机驾驶培训及农机维修管理制度。
四、保障措施
(一)强化组织领导。各级要将加快推进“两全两高”农业机械化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,搞好统筹规划,明确发展目标,建立上下联动、多方协作、合力推进的工作责任机制,健全评价科学的工作考核机制。要进一步加强农机管理队伍建设,积极改善工作条件,切实解决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突出问题,为推动“两全两高”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。
(二)加强部门协作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,履职尽责,密切配合,形成合力。农机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规划指导、监督管理、协调服务职能,做好生产组织、技术推广、安全管理等工作,加强相关财政支农项目监督管理;农业部门要大力推进规模化、标准化生产,积极为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;发改部门要落实扶持农业机械化的基本建设投资;财政部门要落实推动农机化发展相关扶持资金,并加强资金监管;科技部门要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科研开发支持力度;质监部门要加强农机产品质量监管;工商部门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农机市场管理;政府金融工作部门要协调配合金融监管部门引导、督促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农机信贷、农机保险等业务;其他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,积极支持“两全两高”农业机械化发展。
(三)落实扶持政策。各级要统筹用好扶持现代农业生产方面的各项优惠政策,重点支持推进“两全两高”农业机械化发展。要不断加大市级财政资金扶持引导力度,持续向水稻、马铃薯、大葱、大蒜等作物全程机械化和高效植保、农产品加工烘干保鲜、秸秆综合利用等短板机械设备倾斜。积极争取国家农机补助资金,用足用好补助政策,有效开展全程机械化推进、智慧农机建设、农机科技创新推广提升、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提升等农机化项目。注重放大财政资金盘活、整合、撬动作用,积极探索开展大型农机贴息贷款、抵押贷款、政策性担保和融资租赁业务;探索实行农机保险补贴制度,将农机保险纳入农业政策性保险范畴;引导支持社会资本发展农业机械化。各县区要为发展“两全两高”农业机械化积极创造条件,对实用急需的相关机具敞开补贴。
(四)开展示范创建。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“两全两高”农业机械化示范创建活动,通过建立示范区或示范基地,培育典型,打造样板,推广经验,整体推进。有条件的县区要加快创建步伐,率先创建省级“两全两高”农业机械化示范县,引领推动我市“两全两高”农业机械化示范市加快建设。
(五)注重宣传引导。及时总结工作中的好做法、好经验、好典型,通过组织召开现场观摩活动、开设网络宣传专栏等形式集中发布推进“两全两高”农业机械化的技术成果和工作进展情况,加强工作交流和学习借鉴。充分利用广播、电视、报刊、网络等多种媒体,开展主题突出、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,为推动“两全两高”农业机械化营造良好舆论氛围。
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
2018年6月3日
(此件公开发布)